
規定、辦法、所需資料及結果等全部皆在交流協會能找到
連結
不過這樣就完成一篇好像太偷懶QQ,所以還是盡量詳盡一下。
建議的流程是
將1~11點標題看完,明白需要哪些文件,接著粗略看過每一項文件內容,之後開始一邊構
思一邊參考各種範例資料,最後完成。
盡力而為不需要想得太複雜,我大概花一天時間準備,一天完成。
大部分問題交流協會都能找到答案,我針對幾個自己遇到的問題及疏忽來補充。
如果有計畫前往日本打工遊學,建議可以提前一年提出申請。
當時我誤以為申請結果公布,若有上,簽證資格就是從公布那天算起,其實須知裡有寫道,
只是我遺漏掉了,領證是規定時間內一年內皆可,簽證時間由入關日本算起。
領證的部分再額外補充,若通過打工簽證後,想去日本玩怎麼處理?
最簡單的作法是,先不要領取打工簽證,直接用觀光簽進入日本,待要出發前一至二周再領
取打工簽證,就能避免各種不慎開啟打工簽證的困擾。
萬一不慎領太快怎麼辦?
其實也不用擔心,過海關的時候,海關人員會詢問此處目的,好好仔細說明就沒問題囉!
不過為了規避各種人為或非人為的不可預知的錯誤,若尚未計畫出發,不妨就繼續請交流協
會代為保管吧!
資料下載區位於交流協會之網站 檔案連結
在進行之前請先閱讀交流協會網站下方的注意事項,而那些資料需要手寫,那些能夠電腦
打字書寫,也交代的十分清楚,我自己是除了理由書和計劃書外都用手書寫,格式也請按照
原本格式,不要做額外更改。(理由書和計劃書字太多,懶得寫)
如果手寫遇到☐,在裏頭打x比較好,塗黑我不知道會怎樣,因為在簽證申請書官方的範例
是打x。
- 簽證申請書
資料區也有範例,針對其中幾個容易有疑問的說明。
旅 行 路 線 :
預定赴日日期
日 本 登 陸 地 點
船名或航空公司名稱
申 請 人 在 日 擬 投 住 之 旅 館 及 地 址 或 友 人 之 姓 名 及 地 址
這幾項瞎掰就好,不過不是無中生有,請捏造的合理,像赴日日期不要超過一年,登陸地點
不要寫錯國家,航空公司也請查找確實飛往日本的航空及班機,最後地址也上網隨便查找一
間飯店填寫就好,我是找成田機場附近的飯店。
不要瞎掰的太扯,交流協會一般是不會查證的,畢竟這只是計畫,而計畫趕不上變化對吧^^
在日保證人或有關商號,親友 : 姓名(或名稱)
地 址
與申請人之關係
這幾項我確實是無,如實填寫。
- 履歷書 範例連結
學歷我只填大學,倘若想多填幾個,請由學歷高至低
工作經歷,在不更改格式的前提下,由時間遠填到近,超過就選幾個自認重要的。
剩下照實填寫。
- 調查表 範例連結
您主要 的赴日目的為何 ?
可能會有人有疑問為何不選擇打工?不是working hokiday嗎?
有人建議不要提到打工,將體驗文化設為主要目的較能提升錄取機率,也有人全部都寫打
工,要去賺錢然後全部拿回台灣,通過者也是大有人在,標準答案以及繳交完整正確資料
後的錄取挑選方式,還是無人得知的,版本眾說紛紜,不過這邊提供個人通過的答案為主,
至於如何作答看個人,但是我覺得申請文件這部分不需要太執著,通過才是最主要的目的!
這兩部份其實也沒什麼好說明,直覺性的去完成就行,當然了,前面如果問卷是選不打工的
話,作答這部分也請與前面的答案連貫。
這兩部分也存在著許多爭議而導致分歧,計畫與理由要具體,不能夠太攏統,雖然是這麼說沒錯,不過
我看網路很多人也只是把日本地名、建築、小吃或是祭典名稱寫進去罷了,其實我也不曉得
這代表什麼意思。
我自己的也是參考許多前輩的名言佳句後,突然文思泉湧(好像哪邊怪怪的?),不管怎樣,通
過的範例也曾看過一些,素質良莠不齊,所以也不需要太緊張寫不出來或是想要寫一篇投稿
徵文比賽。
也有人覺得要寫一本小說才能表示足夠誠意,甚至也有人畫圖或剪貼照片,展現個人創意,
但我還是中規中矩的寫文章,至於頁數的話,好作品對於閱卷者而言,當然是賞心悅目,不
過看了千份之後,任誰的眼睛都會覺得疲倦,為了體恤閱卷者言簡意賅就好(其實是文思枯
竭)。
存款
存款的部份的話,中文英文無所謂,我只付交一份中文,擔心者中英皆付也沒問題。
我的金額是最低標準,如果想要好看一點,那就家人商量一下,借錢匯入後,確認入帳再
去申請存款證明,注意時間是一個月內的存款證明,所以申請前的1~2周再辦理就好。
護照
護照也必須確認過期問題,不要期限撐不過去一年就好。
其他
不需要裝訂,隨便裝就好(請勿毀損),
資料全部印出來,填寫完畢後,按照順序排列好就完成了!
屆時,交與櫃台人員時,辦事人員會整份收下。
所以當時我交完之後,有股不真實的感覺,
報名動作完成了?留下滿頭霧水的我。
剩下就是等待結果了。
甚至還聽過年齡、存款金額、語言能力及是否為日文相關科系出身 會影響篩選,
25歲 8萬 n2 非日文相關 ,這是我個人。
也有n1不合格 ,也有沒考過的合格
更有存款一百萬的不合格,也有日文系的不合格
所以不需要因為道聽塗說,而讓自己慌張不安,
或許那些只是想要嚇退參加者,減少競爭者的伎倆罷了!
盡人事,聽天命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